各位在站博士后、青年博士科研人員、應屆博士畢業生:
2023年,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將繼續開展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博士后國(境)外學術交流項目資助工作,根據申報指南,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一、香江學者計劃
(一)項目內容
“香江學者計劃”由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香港學者協會聯合實施。每年選派內地博士到香港指定的大學,在港方合作導師的指導下,以港方大學合約研究人員的身份開展博士后研究,為期2年。資助經費為每人36萬元人民幣和43.92萬港幣(約合36萬元人民幣),主要用于支付獲選人員在港期間的生活開支、住房補貼、醫療保險、科研補助及往返旅費等。
2023年“香江學者計劃”計劃資助60人以內。
(二)申請條件
1.年齡不超過35周歲,政治素養良好,思想品德端正,身體健康。
2.申請人應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未進站的博士畢業生或在職科研人員,以上申請人一般應博士畢業三年以內。
3.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申報須經設站單位和合作導師同意;未進站的申請人需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設站單位申報,獲選后再辦理博士后進站手續。在職科研人員申報還須經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同意。
4.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5.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
6.能全職在香港工作2年。
7.專業領域:基礎研究、生物醫學、信息技術、農業、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
8.此前未獲得過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或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三)申報及遴選程序
1.公布崗位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公布本年度香江學者計劃在港博士后研究崗位,崗位信息隨申報指南發布,在中國博士后網站和申報系統中均可查閱。
2.個人申請
申請人于3月1日—4月25日登錄中國博士后網站,進入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uth/login.html,在“國(境)外交流項目”中選擇“香江學者計劃”進行申報。申報時須查看申報崗位詳情,并按提示要求填寫相關申報信息、上傳相關證明材料。
3.博士后設站單位審核、推薦
人事處在4月30日前,完成網上全部申請和證明材料的審核和提交。
4.內地與香港組織遴選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組織第一輪專家評審,確定不超過120名候選人;港方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專家評審,確定不超過60名擬獲選人員。
申請人和設站單位可于6月登錄申報系統查詢第一輪專家評審結果,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擬于7月對最終評審結果進行核準并印發獲選通知。
二、澳門青年學者計劃
(一)項目內容
“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由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聯合實施。每年選派內地博士到澳門指定的高校及科研機構,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在澳門優勢專業領域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為期2年。資助經費為每人36萬元人民幣和42萬元澳門幣(約合36萬元人民幣),主要用于獲選人員在澳門期間的生活開支、住房補貼、社會保險以及往返旅費等。澳門培養單位協助提供自費的醫療服務計劃,視情況提供學校宿舍(住宿費自理)。合作導師負責所有研究工作的其他開支(如消耗品、實驗儀器、出差費用、出席國際會議經費等)。
2023年“澳門青年學者計劃”計劃資助30人以內。
(二)申請條件
1.年齡不超過35周歲,政治素養良好,思想品德端正,身體健康。
2.申請人應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未進站的博士畢業生或在職科研人員,上述申請人一般應博士畢業三年以內。
3.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申報須經設站單位和合作導師同意;未進站的申請人需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設站單位申報,獲選后再辦理博士后進站手續。在職科研人員申報還須經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同意。
4.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5.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
6.能全職在澳門工作2年。
7.專業領域:中醫藥(生物醫學、臨床生物學、生物訊息學、中藥學、藥學、化學等),微電子(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物理學、模擬與混合電路等),月球與行星研究(物理學、應用數學、化學、地質學、天文學、計算機科學和技術、大氣科學、空間物理、信息科學和遙感科學等),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感知、網絡存儲和傳輸、大數據分析和控制、智慧能源物聯網、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監控和災害防治等),其他目前在澳門已具備發展基礎和潛力且具有杰出學術帶頭人的優勢專業領域。
8.此前未獲得過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或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三)申報及遴選
1.公布崗位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公布本年度澳門青年學者計劃在澳門博士后研究崗位,崗位信息隨申報指南發布,在中國博士后網站和申報系統中均可查閱。
2.個人申請
申請人于3月1日—4月25日登錄中國博士后網站,進入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uth/login.html,在“國(境)外交流項目”中選擇“澳門青年學者計劃”進行申報。申報時須查看申報崗位詳情,按提示要求填寫相關申報信息、上傳相關證明材料。
3.博士后設站單位審核、推薦
人事處在4月30日前,完成網上全部申請和證明材料的審核和提交。
4.內地與澳門組織遴選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組織第一輪專家評審,確定不超過60名候選人。候選人在規定時間內與最多2位合作導師對接。對接成功后,候選人和合作導師共同撰寫研究方案,并由候選人向澳門項目秘書處遞交申請表和研究方案。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組織項目第二輪專家評審,確定30名擬獲選人員。
申請人和設站單位可于6月登錄申報系統查詢第一輪專家評審結果。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擬于7月對最終評審結果進行核準并印發獲選通知。
三、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
(一)項目內容
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以下簡稱“學術交流項目”)資助優秀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赴國(境)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資助經費為每人2萬元,主要用于赴國(境)外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交通費、食宿費、會議費等。2023年學術交流項目計劃資助80人以內。
(二)申請條件
1.申請人為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
2.申請人應具有良好的英語(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所需語言)聽、說、讀、寫能力。
3.擬參加的會議須為本領域內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和一定規模的國際學術會議,召集方為專業的行業協會、學會,或者由國際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發起的多邊國際學術會議。
4.已經向擬參加的國際學術會議投稿、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或博士后合作導師為第一作者,博士后本人為第二作者),并已收到將在會議上做口頭報告的正式書面通知。
5.在本站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間未獲得過此項資助。
6.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已包含專門的國際學術交流經費,獲選人員不能申報本項目。
7.全國博管辦資助的派出類項目獲選人員,在項目執行期間不能申報本項目。
8.參加的國際學術會議召開日期應在本年度(參會日期先于獲選日期的,可先參會,資助經費撥付后報銷)。
(三)申報及遴選程序
1.個人申請
申請人于3月1日—9月30日期間登錄中國博士后網站,進入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uth/login.html,在“國(境)外交流項目”中選擇“學術交流項目”進行申報,并按提示要求填寫相關申報信息,上傳相關證明材料。
2.博士后設站單位審核、推薦
人事處定期完成網上審核。
3.遴選方式
(1)直接資助
參加申報系統中《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目錄》所列會議,且受邀做口頭報告的申請人,經設站單位審核推薦,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復核通過后,予以直接資助,先到先得,資助名額用完即止。
(2)遴選
對未獲得直接資助的申請人,采取“隨時申報、擇優遴選”的方式予以資助。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擬于10月公布獲選結果。申請人和設站單位可登錄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在“國(境)外交流項目”欄目下“學術交流項目”中查詢獲選情況。
四、有關事項及要求
(一)如申請人同時申報香江學者計劃和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申報學科須一致。評審時,將按申請人意愿排序參評。
(二)設站單位須對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獲選人員按照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進行管理,在上述項目結束前,不得辦理出站手續。
(三)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獲選人員須在獲選通知印發之日起6個月內赴國(境)外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如因不可抗因素無法按期赴香港、澳門,獲選人員應提交書面說明,由人事處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報備,否則視為自動放棄。
(四)入選者申請進站時須提交博士學位證書。如無學位證書,取消其獲選資格,不得辦理進站手續。
(五)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獲選人員完成項目并按期出站后,可在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中獲得《資助證書》。
五、聯系方式
中國博士后基金會:
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 王老師 010-62335012
學術交流項目 董老師 010-62335015
金屬所人事處博士后管理辦公室:
董思源 024-23975132 sydong@imr.ac.cn